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失眠常识 >

失眠不等于 “没睡够”,浅眠也是休息,别太较真

来源:http://www.kedasm.com 作者: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 时间:2025-07-11 08:40:35

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失眠成为了许多人困扰的问题。当我们经历失眠后,往往会陷入一种担忧,觉得自己 “没睡够”,精神和身体都遭受影响。然而,我们需要认识到,失眠并不完全等同于 “没睡够”,即使处于浅眠状态,身体和大脑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休息,不必过于较真。

  一、重新审视失眠与睡眠认知

  夜晚本应是安心入眠、恢复精力的时段,但失眠却打破了这份宁静。很多人在失眠后,总感觉疲惫不堪,认为是睡眠时长不足导致。这种对失眠和睡眠的简单认知,可能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。实际上,睡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浅眠也有着重要意义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,以更科学的态度看待失眠。

  二、深入理解失眠

  1.失眠的定义与表现

  失眠不仅仅是偶尔睡不着觉。从医学角度,失眠指的是入睡困难、睡眠维持障碍、早醒等情况,并且这些问题每周至少出现三次,持续一个月以上,严重影响日间功能,如导致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波动等。例如,有些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,一个小时甚至更久都难以入睡;有些人则在半夜频繁醒来,之后很难再次入睡;还有些人会过早醒来,比正常起床时间提前两三个小时,且无法继续入睡。这些都是失眠的常见表现。

  2.失眠背后的原因

  失眠的成因复杂多样。心理因素是常见原因之一,如生活中的压力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面临工作上的重大项目,或是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困扰,都可能让人在夜晚辗转反侧。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发失眠,比如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,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影响睡眠;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,也会使睡眠规律紊乱。此外,环境因素,像噪音、光线、温度不适等,以及某些疾病,如疼痛性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等,都可能导致失眠。

  三、睡眠的奥秘:浅眠并非毫无作用

  1.睡眠的阶段划分

  睡眠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状态,而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。通常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(NREM)和快速眼动睡眠(REM),其中 NREM 又可细分为浅睡期、轻睡期、中睡期和深睡期。在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中,我们会在这些阶段之间循环转换。每个阶段都对身体和大脑有着不同的作用,共同帮助我们恢复精力。

  2.浅眠的重要性

  虽然浅眠时大脑相对活跃,身体肌肉并未完全放松,看似休息程度不如深睡,但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。在浅眠阶段,身体会进行一些基本的生理调节,如心率、血压的调整,呼吸节奏的维持等。大脑也在对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和存储,为记忆巩固打下基础。而且,浅眠是进入深睡和 REM 睡眠的过渡阶段,如果没有足够的浅眠,我们可能难以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。所以,即使整夜处于浅眠状态,身体和大脑也并非毫无收获,依然在进行着必要的休息。

  四、别让 “没睡够” 的执念加重失眠

  1.心理负担的恶性循环

  当我们把失眠等同于 “没睡够”,并对此过度担忧时,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。失眠后的焦虑、沮丧等负面情绪,会进一步加重失眠。例如,前一晚失眠后,第二天担心晚上又睡不着,这种担忧会使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,难以放松进入睡眠。而长期处于这种心理负担下,不仅会让失眠问题愈发严重,还可能引发其他身心健康问题,如焦虑症、抑郁症等。

  2.调整心态,接受浅眠

  我们要明白,即使睡眠质量不高,浅眠也是身体的一种休息方式。偶尔的失眠或浅眠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。尝试调整心态,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失眠。当意识到自己处于浅眠状态时,不要焦虑,告诉自己身体正在休息,大脑也在进行有益的活动。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,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,打破失眠的恶性循环,提高后续的睡眠质量。

  五、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

  1.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

  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,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有助于调整生物钟,提高睡眠质量。例如,每天晚上 10 点半左右上床睡觉,早上 6 点半左右起床。睡前避免剧烈运动、大量进食或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。同时,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,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睡。

  2.缓解压力与放松身心

  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,通过适当的方式放松身心。可以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练习,如深呼吸、冥想、渐进性肌肉松弛等。深呼吸时,慢慢地吸气,让空气充满腹部,再缓缓呼气,重复几次,感受身体的放松。冥想则是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,排除杂念,平静内心。这些放松方法能缓解紧张情绪,帮助我们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。

  失眠并不单纯意味着 “没睡够”,浅眠在睡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失眠带来的 “没睡够” 的感觉,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重新认识失眠和浅眠。通过调整心态,接受浅眠也是一种休息,同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,缓解压力放松身心,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失眠问题,逐步改善睡眠质量,让夜晚成为真正的休息时光,恢复充沛的精力,拥抱美好的生活。

 

提示: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,不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,有问题直接咨询客服。文章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
+更多>> 失眠医生

王会英

王会英

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,原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(大庆...[详细]

立即预约在线咨询
彭超英

彭超英

太原科大专注失眠抑郁特聘专家、临床心理学科带...[详细]

立即预约在线咨询
张润明

张润明

张润明,太原科大特聘精神心理科专家,山西省精神卫...[详细]

立即预约在线咨询